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新华社天津10月10日体育专电 题:一家独大背后的尴尬
——东亚田径基础大项扫描
新华社记者吴俊宽、李鲲
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田径项目的比赛9日晚在有着“水滴”之称的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结束。在全部29枚金牌中,中国田径队独揽20金,成为“水滴”里的最大赢家。中国队一家独大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东亚地区田径运动发展不平衡的尴尬。
(小标题)东亚田径发展严重不平衡
在赛前接受采访时,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就曾表示,本次中国田径队的组队原则就是尽可能地让今年参赛任务较多的名将休息,让更多的新人获得参赛锻炼机会。所以田径参赛阵容中名将不多,有一些全运会冠军,但多数也都不是中国队的优势项目。
“东亚地区田径的发展并不平衡,中、日实力很强。如果两国都派出最强阵容参赛的话,田径的金牌大部分都会被两家瓜分,”冯树勇说,“韩国这些年成绩下降很多,过去还有跟中、日鼎足而立的实力,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什么优势项目,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情况就更差了。”
尽管中、日两强此次都没有派出全部顶尖选手,29枚金牌中还是有27枚被两家收入囊中,韩国队以两金排名第三。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在田径场上只能扮演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关岛代表团干脆“不玩了”,没有派出田径选手参赛。
赛场上展现出的是看得到的“不平衡”,比赛背后还隐藏着更多看不到的“不平衡”。奥运会和世锦赛上,田径都是47个小项、47块金牌。但是东亚运动会上却只有29个小项,其余的项目大多因为报名人数不够而无法设项,这其中包括女子投掷,女子跳跃、竞走和马拉松等项目,这些大多是中国队的优势项目,如果设项恐怕中国队的金牌还会更多。
(小标题)水平参差不齐 “盛会”沦为“鸡肋”
正因为东亚田径发展的严重不均衡,让一度火爆的东亚运动会田径比赛沦为“鸡肋”。中、日两国此次均未派出最强阵容参赛并非偶然,如此“鸡肋”赛事对于高水平选手的锻炼价值并不大。
冯树勇在回忆1993年第一届东亚运动会时说:“20年前的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上,各个代表团都非常重视,派出的选手也都是他们的最高水平。因为那时国际上的比赛也比较少,而现在各类比赛已经相对比较多了。加上我们现在的定位是让优秀运动员更多走向高水平赛场。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东亚运动会的价值相比20年前已经降低了很多。”
在东亚运动会举行的年份里,一般会有田径世锦赛、田径亚锦赛以及全运会等大赛。高水平选手在经历了这样一个繁忙的赛季之后参加东亚运动会,心理和体能都难以调整到最好。中国“飞人”张培萌在上月结束的全运会上就曾说过,训练好比存钱,比赛好比花钱,比完全运会后他已经把今年的钱都花完了。如此一个“身无分文”的张培萌来到天津,只参加接力项目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标题)中国田径亟待补齐“短板”
尽管在“水滴”豪取20金,但是中国田径在东亚运动会上还是暴露了自身的问题。中长跑项目中中国队只在男、女1500米和女子800米、3000米障碍项目获得冠军,其他中长跑项目的金牌都被日本选手获得。近年来中国的中长跑项目一直徘徊在低谷,如今已成为中国田径的一块“短板”。
东亚运动会期间田管中心主任杜兆才透露,田管中心已经开始着手弥补中长跑项目上的“短板”。旨在从西部地区选拔和培养耐力项目优秀后备人才的“高原开发计划”就是弥补这一短板的重要举措。
杜兆才介绍说,“高原开发计划”2011年正式启动,目前有西部八省区参与。田管中心通过提供教练培训、经费投入等方面支持,和各省区体育部门共同合作,采取体教结合的方式,选拔当地青少年参加中长跑运动系统训练。
计划启动至今已初见成效,目前高原省区加大了项目布局,建立了耐力项目专项训练基地,举办耐力项目的年度比赛,形成了高原省区体育特色文化。在今年全运会上青海、甘肃分别夺得男、女马拉松冠军,贵州获得女子亚军,内蒙古摘得男子竞走50公里桂冠,云南竞走舀了三个第二,此外男、女10000米冠军也都归属青海队。
今年11月份,田管中心将在贵州黔东南召开会议,对前三年高原开发计划的实施进行全面总结,对今后的工作作出部署,此外高原省区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合作的计划也在酝酿之中。尽管目前中国中长跑项目还处在低谷,但杜兆才表示希望通过“高原开发计划”给中国田径耐力项目带来转机。(完)2013/10/10 13:13
http://sports.sohu.com/20131010/n387901361.shtmlsports.sohu.comfalse新华社原标题:(东亚运动会·田径)题:一家独大背后的尴尬——东亚田径基础大项扫描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
我要说两句